為什麼學習古典音樂?
現今社會所有東西得來太易選擇太多,要發現古典音樂的好處將需要更多的耐性和時間,一但愛上了古典音樂你將與古典音樂永不分離......
古典音樂是一個擁有幾百年長遠歷史的西方音樂傳統,這幾百年古典音樂的傳承最主要靠的是一對一的拜師學藝去學習。大名鼎鼎的眾多音樂家如貝多芬和莫札特都是透過這種模式去跟隨海頓學習,配合創意和毅力才能創造出今天美好的音樂。學習音樂如果撇除表演比賽考試,最主要的作用是透過破解音樂的規律,去了解生命與音樂的關係,發掘個人獨特性格和聲音。
當家長和學生向我查詢我的鋼琴課程時我最經常問他們的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學習音樂?究竟是為了考八級演奏級?要比賽拿冠軍?成為某某著名鋼琴家?還是在音樂中尋找生命的答案和喜樂......
我的教學最主要分幾部份:
- 音樂啟蒙
上課的時候,我喜歡播放影片和音樂給學生看,他們大多數和學生現在學習的曲目有關,例如如果學生正在彈某某作曲家的曲目,我會建議他聆聽類似的曲目種類和作曲家的其他作品,透過多聆聽才能更容易的進入音樂世界。
- 正確練習習慣
我大部份學生都很勤力願意練琴。但我將練琴分為有效練琴和無效練琴這兩種情況。有效的練琴和無效的練琴分別在於前者是以解決問題和不停試驗為主,後者則是以發白日夢的形式不停重複犯同一個錯誤,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練習模式,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消耗大家對音樂的熱誠。透過課堂我會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的練習,並以解決問題作為練習的主導。
- 清晰的分析
音樂其實是有規律的,而他們其實正在不斷重複,而我們人類經常被這些規律欺騙。上課的時候,學生很喜歡問我問題,我也很喜歡問學生問題,當然問題必須與音樂有關,你會很自然發現學生問的問題其實是很有前瞻性的,如果今天不回答他們的問題很可能令到他們對音樂沒有了興趣,也很影響將來他們的學習。透過解答他們,會令到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大,老師家長們也不必做太多的東西去催促他們去學習音樂,因為學習音樂最大的動力就是好奇心和熱誠,說到最後我們不能永遠陪在孩子的身邊要讓他們自己發揮。
- 彈琴姿勢
音樂是有重和輕的分別,很多學生基本上剛開始搞不懂這個道理。彈琴就像呼吸一樣,有吸有呼,有緊張有放鬆,如果搞不清楚這個道理彈琴就會有機會越來越繃緊,最後處理高難度的曲目時候還有機會整傷手。這與你練習多少技巧練習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在英國的時候,跟隨俄羅斯老師學習,他教導了我如何運用最自然的力量彈琴,也向我介紹了這個進步神速的彈琴方式,揭開了眾多成功俄羅斯鋼琴家的神秘面紗。中心思想是,最自然的力量其實是來自我們身體,又或者地心吸力,如果能運用這些力量來彈琴,基本上我們會彈琴非常輕鬆毫不費力。
認真練習,玩得盡興
我堅信音樂的演奏來自於實際的生活體驗,我們應該與音樂一起成長。取得巨大成功的國際音樂家朋友們在他們不表演的時候也享受著他們的生活。我們對音樂的看法在我們的一生中不斷變化,我們不應該只是練習,我們應該找到最好的放鬆方式,並從其他藝術、歷史中獲得靈感,關心他人。平衡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所追求的。
Hanon 和Czerny,Burgmüller的練習迷思
有很多人問練習上述東西的作用是什麼?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問的是,為什麼我們表演的時候很少人會表演Hanon,Czerny和Burgmüller的練習? 答案是因為對演奏者和觀眾來說這些不算是好的旋律,甚至這些練習嚴格來說是有點沉悶。你可以說練習這些東西其實是因為其他曲目上出現了上述的高難度的樂句,所以我們要將他們抽出來練。但我的看法是,如果能夠直接在其他曲目中享受優美的旋律又能練習以上東西其實不是更好嗎?
Scale音階應該點樣練?
主要來說練習音階有兩種作用,一是了解到一首曲目怎樣以音階形成,二是將轉手指和音與音之間的不平衡,透過不斷練習和磨合達致聲音上的一致和平均。沒有目的的練習是不會帶來任何效果,而且非常浪費時間。
技巧的好與壞不是單單以音樂的快和慢作為考量點,你怎麼控制一個聲音,觸鍵,豐富的聯想力和聲音的多樣性也是技巧的一種。
考級的迷思
考級存在了接近一百年,考到某些級數並不代表任何事情,最多只能作一個人能力的參考,因為音樂實在是一個大的課題,這幾百年出現的音樂又怎麼可能有一個考試可以考核到呢?考幾首曲目拿到個八級然後覺得自己已經完成音樂的學習是不是有點太兒戲呢?
舉個例,我們是可以將一級的標準放到八級的曲目上,也可以將八級的標準放到到一級的曲目上,最後看的是你對音樂的品味和要求去到哪裏。當然我們需要考級,但如果為考級設立某個限期,其實會令你錯失很多學習機會,要記得以前作曲家創作音樂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無止境的拆磨!
和家長溝通
家長的溝通是最緊要的,我喜歡和家長展開積極的溝通。我很高興大部份家長都很關注子女的發展也積極參與。我其實鼓勵家長參與課堂,這樣會令家長清楚老師的教學方法,回家後練習配合可以令學生在短時間之內快速進步。但始終小朋友有長大的一日,我們要相信孩子,盡早培養他們自己練習的能力,到他們準備好的時候再鼓勵他們去表演比賽考試,這樣一步一步才能使我們走向成功。
多聽古典音樂和參與音樂會
無論是古典音樂,粵曲流行曲,若果要掌握曲風一定要多聽,現在網上資訊發達,很容易就能聽到音樂,我會為學生不停提供資訊渠道去聽這些好聽的音樂。古典音樂是需要時間去培養興趣,但當你喜歡上了後你會永遠喜歡。當然到現場觀看音樂會也非常重要,對比起幾十年前香港的古典音樂其實已經進步了許多,香港能夠提供一些高質素的古典音樂會而我經常鼓勵學生去參與!比喻說爬山,如果你連山頂在哪裏你也不知道的話你怎麼開始爬呢?
表演!表演!表演!
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音樂是需要透過與人分享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透過表演才能不斷進步。我們要不停表演才能往美好的音樂路進發,發現音樂的無限可能性!